首页

华裔蕾拉

时间:2025-05-28 20:21:23 作者:全球首艘水体自然交换型深远海养殖工船“湾区伶仃”号成功下水 浏览量:22969

  中新网珠海5月27日电 (记者 邓媛雯)由珠海市海洋发展集团投资2.6亿元建造的水体自然交换型深远海养殖工船“湾区伶仃”号,27日在广东江门正式下水。“湾区伶仃”号成功下水,标志着中国深远海养殖迈向“科技牧海”新纪元,将为珠海建设区域性海洋中心城市注入强劲动能。

全球首艘水体自然交换型深远海养殖工船“湾区伶仃”号27日在广东江门航通船厂顺利下水。梁冠贤 摄

  据了解,“湾区伶仃”号是世界首例、中国首艘符合船级社规范设计的可自航移动养殖平台,也是国内首创的集智能养殖、节能环保、渔旅融合于一体的超级养殖平台。

  珠海市海洋发展集团副总经理苏庆龙介绍,“湾区伶仃”号总长155.8米,设有12个独立养殖舱,养殖水体约8万立方米,年产能可达3000至5000吨,相当于陆地5000亩鱼塘的产量,是当之无愧的“养殖航母”“深海粮仓”。

  同时,“湾区伶仃”号应用了独创的全球首个船型首尾与柱稳式框架钢结构船身融合构型、水体自然交换技术,在降低能耗的同时提升渔获品质。工船具备自主航行能力,能够选择最佳养殖区域并躲避台风等自然灾害。

  据介绍,“湾区伶仃号”预计今年8月在珠海万山海域投产,未来将专注于养殖金鲳鱼、章红鱼、红瓜子斑鱼等高品质海产。

  苏庆龙表示,“湾区伶仃”号自2022年11月立项以来,先后克服了作为创新型项目在立项审批、设计论证、建造审核、登记注册等各环节遇到的挑战,成功让“全球首创珠海造”从蓝图变为现实。

  下一步,珠海海洋集团将坚持高标准冲刺工船剩余舾装任务,力争工船实现8月交付运营,深入探索和践行海洋经济多元化发展新路径,助力珠海“百千万工程”,为中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复制的“珠海方案”。(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持续探索宇宙和人类认知前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立足实体经济这个根基,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近30名外籍古典学专家走读山东 品齐风鲁韵

“小小的满洲国,大大的赵尚志。”这是日军对抗日英雄赵尚志的评价。赵尚志1908年出生于辽宁省朝阳市,11岁时,随家人迁往哈尔滨。是东北抗日联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也是最早加入抗日斗争的共产党人之一。

习近平抵达巴黎 开始对法国进行国事访问

何毓灵介绍称,青铜器铭文表明墓主是“亚长”。根据科技检测,“亚长”为男性,年龄35岁左右,身高约一米七,随葬的7件象征着君权的铜钺和大量兵器表明他生前可能是军事家,团队在“亚长”的骨骼上检测出大量严重的砍砸伤,表明他曾英勇作战。“考古学家像侦探一样揭示古人的谜团,这深深地吸引了我,也让我坚守下去。”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紧急部署做好寒潮雨雪天气应对工作

此次“沈葆桢巡视台湾”史迹展开幕式上,沈葆桢第六代世孙、台湾资深制片人沈吕遂自台湾带来一副复刻的木制楹联,赠予沈葆桢故居。

推动高质量发展·权威发布|吉林: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太原8月14日电 (任丽娜)14日,“中国醋都”山西省清徐县举办中轻检验认证(太原)有限公司、清徐·食醋检测认证创新平台、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技术创新中心(轻工业消费品质量安全)清徐分中心揭牌仪式。此次揭牌的3个平台是清徐县创新食醋检测技术,保障食醋质量安全的有力举措。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